中文繁体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唯一版本毕业证书样本图&防伪细节、官方查询方法

 

1:唯一版本毕业证书样本图,见附件1

证书设计精美并采用特种防伪印钞纸印刷,纸张厚实耐破,抖动时声音清脆,非普通工业用纸、办公文化用纸。

 

 

2:毕业证书防伪细节(左上角细节放大图):证书边框及底纹,线条主要色系和学院网站相一致。见附件2、附件3

 

(左上角细节放大图)

 

 

 

3:毕业证书防伪细节(右下角细节放大图):学院落款公章工整平齐、清晰无毛边。见附件4

 

(右下角细节放大图)

 

4:香港财经学院唯一官方网站:www.hkfec.hk,见附件5。除此之外的网站皆为假冒及诈骗。

善意提醒: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犯诈骗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5:有任何疑问,可拨打4006-478-114官方电话进行查询确认。见附件5、附件6

 

附件下载

 

我已阅读
关闭
學院動態

 

联系方式
行政管理處:
電 話:4006-478-114
電 郵:cooper@hkfec.hk
QQ諮詢:点击发送消息给我 QQ交谈
详细>>
首頁 > 新聞專縞
新聞專縞
中國最好的學生上哪所大學?
发布日期:[2010-06-15] 共阅:[14764] 次  来源:香港財經學院
“內地學生能去香港就不要去北大……香港以巨額獎學金吸引學生,已經漸漸改變了中國大學的層級。”
“調查顯示:65.53%的考生和家長更傾向于到香港讀書,香港高校吸引力超過內地一流名校。” 
“如果每年內地高中畢業生最優秀的一兩萬人被香港的大學挑走,內地還有哪個大學好意思說自己是‘一流’?”
……
今年高考之際,香港8所大學再次集體出動,廣招內地生源,引起了人們的衆多議論。港校明顯的優勢使內地尖子生在北大、清華等頂級名校外,找到了另一種選擇。有學者撰文指出,內地高考招生格局正在逐步改變。 
尖子考生的新去處 
今年,香港的中文大學、城市大學、香港大學、科技大學、理工大學、嶺南大學、浸會大學和教育學院在中國內地20 個省市招收本科生。其中,中文大學和城市大學根據教育部批准,列入全國普通高校第一批錄取的重點高校名單。其余6所香港高校則自主招生。 
“北京,608;四川,668;遼甯,636。我們和北大、清華的錄取分數非常接近。”提起去年錄取內地理科生的平均成績,香港科技大學中國內地學生及學生事務主任朱力徑博士一臉驕傲。 
陳秀野,北京 狀元,以687分的高分曾被 清華大學錄取,再三權衡之後,選擇了香港科技大學。 
劉揚,廣東狀元,放棄複旦大學,投奔香港科技大學。 
李洋,海南狀元,因高考移民身份被清華拒之門外後,被香港城市大學錄醛 
已被確定保送北大、清華、中科大、浙大、複旦、上海交大等名牌大學的學生,也成爲香港高校重點爭取的生源。去年香港科大接觸的13個保送生中,已有5人被保送北大,但家長聽完科大的介紹後,當即表示願送孩子到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和城市大學借參加全國統招之力,更廣爲內地考生和家長所知。面對統招報名時非此即彼的選擇,香港高校絲毫不處下風。2005年中文大學在四川招收的文科考生中,英語單科成績平均高達144分,已錄取的考生在各省市前100名之內的多達15人。 
50萬元的獎學金誘惑 
香港高校一年的學費約爲6萬-8萬港幣,生活費在1萬-4萬港幣左右。爲吸引尖子生,各校都拿出了巨額獎學金。 
中文大學今年計劃在內地招生270人,其中提供100個全額獎學金,每個全獎包括大學4年所有的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補貼,共計約50萬港元。 
城市大學設立了44萬港元的“狀元獎學金”,去年海南狀元李洋首獲殊榮。此外,該校還分不同等級發放其他獎學金,從24萬到2萬港元不等。
來自深圳的薛明宇,因中學期間曾獲國際化學競賽金牌而于2004年被保送北大。入學不久,他獲知香港大學招收全獎學生,立即報名並被順利錄醛“我並不覺得北大就比港大差,可既然港大不收我學費,還給生活費,我爲什麽不來?” 薛明宇說。 
但這種誘惑也僅限尖子生。 
香港大學中國事務執行主任陳燕玲承認,去年,香港大學爲全球的海外學生設置了100個全獎,每年12萬港元左右。內地有五六十個學生拿到獎學金,但並非都獲得全獎。薛明宇還記得,港大在北大招收全獎學生7人,報名人數達200 多,“我在北大的班裏有10個狀元,4個國際競賽金牌得主,實力非常強,但還是有人覺得港大競爭太激烈,幹脆不報名了。” 
“香港的大學早就與國際並軌了”
並非所有內地學生都沖著獎學金而來。北京狀元陳秀野選擇香港科大的主要原因,還在于科大“視野開闊,中西結合 ”。 
根據《泰晤士報》評比,曆史悠久的香港大學在世界200所大學排名中居前50位,該校50%的教師畢業于世界著名學府,許多教授在國際上具有顯著影響力。“我們除中文系外,學校從教材到課堂全部采用英語教學。很多教授本身就是外國人,不會講中文。”香港大學中國事務總監黃依倩說。 
城市大學朱國斌博士也介紹說,城市大學擁有52位講座教授,其中10位是世界各國的知名院士。他作過一個比較,“現在內地許多一流大學都說要與國際接軌,其實我們香港的大學早就與國際並軌了。” 
和內地高校多采用百分制計算不同,香港學生的成績用國際承認的GPA 平均分績點計算學分。 
“這種方法督促我們在一學期裏持續不斷地爲每一科努力。”溫州來的城市大學翻譯及傳譯專業一年級學生夏倩說。由于期末考成績只占總成績的40%左右,平時的出勤率、測驗、作業、課堂演講等反占更大比重,夏倩不敢忽視任何一天的課程。“我在內地上大學的同學總是很閑,平時玩電腦遊戲,期末考試臨時抱佛腳,背背書就可以了。”夏倩說。 
靈活的學分制使學生有了更多選擇和機會。深圳學生莊冰冰就讀香港大學數學系,她在港大還選修了多門音樂課、日語、文化比較等和數學不相關的課程。“內地大學也給學生選修第二外語,但選擇很少。香港大學的語言系有近20種語言供學生選擇,日語系僅爲修第二外語的學生就開了十幾個班。”莊冰冰說。 
多樣的機會 
香港高校極重視學生的對外交流。“要讓學生體驗不同的文化和制度,因爲我們培養的學生不僅要能管理香港和內地,還要能管理世界。”中文大學入學及學生資助處處長周陳文琬說。 
來自深圳的城市大學商學院會計系學生杜先傑,明年初將到新加坡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實習5個月,事務所和學校將爲他提供工資和補助,並報銷路費。杜先傑覺得,如果實習順利,畢業後直接去那裏工作。 
而溫州來的夏倩也已爭取到明年去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做一學期交換學生的機會。 
類似的實習和交流在香港高校非常普遍。朱國斌告訴本報記者,城市大學各科系會爲學生尋找本地、內地以及新加坡、英國、德國、美國等地著名企業的實習機會。 
香港大學每年選派20%的學生到內地或美國、加拿大、歐洲、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大學交流。中文大學每年有600多名外國學生來交流,也送出400多名學生到20多個國家的180多所大學交流。 
香港高校學制爲3年,中學學制則有7年,爲使內地學生與香港學生同步,所有招入香港高校的內地學生需讀一年預科。目前,中大、科大、城大等都將預科設在本校,而港大則委托內地合作高校完成。薛明宇曾在北大度過一年的“委培”時光,對兩所頂尖高校的國際化程度有了感性的比較。據他統計,“北大每年由學校提供資金到國外實習的最多一兩個,到國外交流學習的不過10到15個;而港大去年僅僅到國外最頂級學府交流的學生就有30人左右,其中12個來自內地。” 
畢業後的前景,是學生和家長更看重的深層問題。 
“香港是國際都市,許多到香港高校讀書的人把這裏作爲進一步出國的過渡。”朱國斌分析說。據城市大學統計,前幾年城市大學的內地畢業生,有67%留在香港就業或到海外深造。香港大學的內地畢業生則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著名高等學府及美國微軟、花旗銀行、紐約人壽保險等大公司。 
“如果都是畢業出國深造,香港大學的學生應該比北大學生更容易一點,畢竟這裏的教授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比較多,他們的推薦信對國外的名牌大學更有說服力。”薛明宇說,“北大、清華也有很多著名學者,但他們很多都不再親自帶本科生了。” 
內地招生:從冷漠到爆棚 
香港高校大多從1998年、1999年開始在內地招生。 
最早把目光投向內地的是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教授、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丁學良還記得,早在1993 年科大就有招收內地學生的設想。“和科技相關的本科生源嚴重不足。學校花了很多錢在全世界招聘教員,但香港最優秀的學生卻不愛學理工,要學財經。”但是,“所有的香港大學都是公立大學,政府撥款補貼學費。如果從內地招生,這個錢誰出? ”
後來,香港賽馬會願意提供一筆基金,作爲內地赴港學生的獎學金。最初,香港高校只能委托內地10所高校招生,即所謂“代招”,學生須先考入北大、清華、浙大、複旦、上海交大、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10所大學,之後再經過選拔進入香港高校。而且,每所香港高校的招生名額僅限制在10到30名。 
“這種招生基本是試探性的,學生全部享有獎學金待遇。”香港城市大學對外聯絡合作處處長朱國斌博士說。
變化始于2003年。當年,國家教育部允許香港高校在內地自主招生,但限于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6省市;2004年,增加到10省市。
自主招生之初,內地對香港高校普遍反應冷漠。“上海重點中學的校長根本不理我們。”朱力徑說。除了曆史悠久的香港大學外,很多學生家長對香港的高校一無所知,他們甚至以爲香港中文大學只教中文。2004年科大的內地學生回北京做宣傳,人大附中連門都不讓他們進。“重點中學都以多少學生考上北大、清華爲榮,香港的學校算什麽?”朱力徑忿忿不平。 
香港高校不得不集體行動,在幾大城市聯合舉行宣傳會。2004年,一個北京重點中學校長團訪問香港。科大直接把訪問團拉進校園,讓校長們親身感受科大的教學設備和氛圍,“北京四中和實驗中學的校長都意識到,科大也是個很好的大學”。這一參觀,爲科大打開了在北京招收尖子生的局面。 
2005年,香港高校在內地的招生範圍一下子擴展到17個省市,今年,又增加到20個。 
港府吸引內地人才的優惠政策也使港校招生如虎添翼。香港特區政府勞工處新聞主任何淑娴向本報記者展示的“2003 年港府人口政策報告書”中提及:內地人才在內地有人脈關系,熟悉內地市場、消費意向和業務運作情況,他們來港工作肯定有助于開拓內地龐大的市場。香港必須更靈活地吸納內地專才。 
港府教育統籌局發言人張先生也指出,香港吸引內地人才的第一步就從高等教育開始。爲此,教育部門采取了更爲靈活的非本地生比例限額政策,各校非本地生總額可達到學生總數的10%。香港各高校都將這些名額中的絕大多數給了內地生。比如,香港大學的270個非本地生名額中,內地生占250個。
同時,港府各個部門都從政策上給予內地學生在港學習乃至留港就業的優惠。
2005年,香港大學的招生計劃是200-250人,報名人數超過5000;香港城市大學計劃招生120人,由于報名人數超過預期,錄取名額增加到193人。今年,科大目前僅在北京一地的報名人數就已超過600人。 
選才標准差別很大 
不是所有內地尖子生都適合在香港讀大學。周陳文琬認爲“一個教育制度不可能適合所有人”。 
曾在複旦大學“委培”一年的香港大學法律系學生駱嘉昀做過比較,“香港大學與北大、複旦等內地一流學府在‘文化’上差別很大。” 
學會自主和做選擇,將是內地學生在香港面臨的最大難題。 
還在上預科的劉揚覺得自己成熟很快,因爲“辦身份證、簽證續簽等都要自己處理,交流也要自己計劃,而國內的大一學生還和高三時差不多”。 
駱嘉昀也提到,“所有課程的時間都要學生自己安排,還要爭取獎學金、交流的機會,這些光想是沒有用的。”
除中文大學和城市大學取消面試、參加全國統招之外,其他6所大學依然采用高考成績和面試相結合的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時,英語應用、心理素質、邏輯分析能力等成爲考察的重點。 
杜先傑參加過香港大學的筆試和面試,一向認爲英語是自己強項的他,考完後感覺太難了,“複雜程度遠遠超出高考水准,感覺很像托福、雅思考試。”面試環節的難度進一步增加,“整個過程都要用英語和考官聊天,他們的問題很深,例如怎麽考慮中國農村的發展問題。我的一個同學被問到中國的航天技術發展問題。”杜先傑承認,以前他從沒想過這樣的問題,更不要說如何用英語表達。 
黃依倩解釋說,除英語口語外,面試時考官還注重考察考生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這種考試不用複習,開始只限于一般閑聊,後來逐漸深入,問及考生對自己報考專業的了解、閱讀的書籍、知識積累,並且觀察他們的性格和特點。” 
2005年,在各省報考港大的學生中,有11個省的高考最高分考生被拒絕。黃依倩說:“他們不適合讀港大。”
比如,有位學生想報港大建築系,但面試考官認爲該生缺乏創意,是學建築的大忌。勸說後該生仍堅持讀建築,港大只有放棄。還有的考生在面試時不善言詞或對想學專業毫無了解,也被港大拒之門外。
“香港大學培養的是領袖型人才,我們要求學生具有分析判斷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組織能力和團隊精神,因爲只有這樣的學生才能成爲將來的領袖。”黃依倩說,“一定要打破一個觀念,高考成績最好的學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人才。” 
科技大學的朱力徑博士也舉例說,科大曾在深圳招過一個偏理科的學生,文科成績並不好,考內地的一般大學都困難。但從科大畢業後,這個學生拿了全獎到麻省理工讀博士。“獨立性強、自我管理能力強、心胸開闊、社交能力強的學生,才適合到香港讀書。”城市大學的朱國斌博士說。 
沖擊是雙向的 
隨著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影響力的擴大,有學者和媒體提出,香港高校的吸引力已超越北大和清華,雙方在每年高考後爭奪最優秀生源已是必然。 
對此論斷,不少人提出異議。他們認爲,香港高校的招生人數不會無限制上升。 
香港大部分高校都想在未來幾年把非本地學生的比例從目前的10%提高到25%。“但25%是上限,”黃依倩說,“招收內地學生是爲了增加生源的多樣性,我們總不希望整個學校都是內地學生。” 
朱國斌認爲人才流動的沖擊對內地未必是壞事,“如果香港高校對內地的沖擊能讓內地高校意識到兩地教育的差異,內地自會考慮怎麽辦。” 
丁學良也認爲,香港高校會對內地的教育制度造成兩方面的刺激,首先是如何用更好的方式發現年輕人的素質、潛力;其次是如何保證這些方式不被濫用。前者是對國內的教育系統而言,後者是從制度層面而言,即內地高校如果自主招生,如何保證不會産生腐敥
鳳凰衛視評論員、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許子東還提出,人才的流動及其影響是雙向的,“人才不是流失,是流動,這種交流非常好。其實要說影響,應該是對香港的影響更大一些。到香港的內地學生大多非常出色,勤奮刻苦,給香港學生很大激勵,他們之間也形成了競爭。”
“香港的高等教育也有自己的問題。”許子東說,“除了最著名的3所,其他大學的國際化程度並非真如他們所說的那麽好。有的學校雖然使用英文教材,但如果課上沒有外國學生,也就開始說中文了。” 
除了引進內地學生,許子東認爲,香港高校更應該引進內地的學者和教授,“香港的教師職位是很高薪的,所以不敢隨便引進內地最著名的教授和學者,如果放開這一塊,真正的沖擊才會到來,而香港的高校也將有非常大的變化。”
友情鏈接新加坡國立大學     沃頓商學院     哈弗大學商學院    
網站管理教務管理       訪問量:            香港財經學院 Copyright 2010 H.K.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